寫作業(yè)高效法真的管用嗎?
1、 打罵能不能培養(yǎng)成好習慣,看是怎樣的孩子
陪寫作業(yè)最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孩子不好好寫作業(yè),家長耐心有限,一旦爆發(fā),崇尚棍棒教育的家長,堅持打罵是可以培養(yǎng)出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這一點以才藝培養(yǎng)教育最為突出,鋼琴練習、舞蹈訓練、甚至是練毛筆字,寫不好除了罰寫也要打。家長們一邊打一遍宣泄了情緒,孩子們有時候被打懵了也不知道到底錯在哪里。這就是為什么不提倡打罵陪寫的原因,還有的家長在陪寫作業(yè)的時候,拿著棍子,坐在孩子身后,稍有分心,一棒子敲過去,作業(yè)效率是提高了,在高壓下學習,對小學生來說,能夠迅速抹殺學習興趣,得不償失。
不能打是對每個家長的忠告,陪寫作業(yè)的正確方式,也不是說服教育,苦口婆心勸了兩個小時,該不寫作業(yè)仍不寫,該不好好學習仍然不好好學習,所以什么樣的孩子可以用打的呢?當學習意識降為零,而且完全無法和家長溝通的時候,可以打一打,以此警示,有學習問題和訴求,請學會溝通,而不是以不學習為借口,和家長對抗。當然,最佳的方法還是家長主動和孩子溝通,了解不想寫作業(yè)的原因,以及用哪種方式陪寫,孩子可以接受。
2、 虎媽貓爸,輔導學習靠分配角色到底好不好
在我們小學生的家長中,父母的角色分配常常是虎媽和貓爸的角色扮演。媽媽是嚴厲的教導主任,分管學習,爸爸是溫和的內(nèi)務部長,一旦媽媽搞不定的學習問題,全都由爸爸接上。家長們之間也常常推崇這個教育方式,媽媽監(jiān)督學習,一個家庭總要有一個大人是制得住孩子的。爸爸進行安撫,當孩子受了委屈,不想寫作業(yè),都由爸爸解決。似乎一張一弛的陪寫方案很受家長們的青睞,然而我作為老師是不支持這樣的角色分配輔導學習的。
家長和孩子應該是平等的,學習中對錯分明,我們不能因為媽媽的嚴厲,就讓爸爸對孩子放松管教,這對小學生的學習來說,不利于均衡穩(wěn)定的提高成績。孩子會尋求保護傘,一旦有學習倦怠,就會尋求保護傘為不想學習找借口。所以,家庭教育應該是均衡的,也就是家長的教育思想和方式要統(tǒng)一。陪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應該都處于一個平等的狀態(tài),讓孩子覺得我誰都可以求助,有問題爸爸媽媽都能為我解決。
3、 佛系家長放手不管能不能培養(yǎng)獨立孩子
有些教育專家認為,在陪寫作業(yè)中,正是因為家長的不放手,所以孩子才有依賴心,養(yǎng)成了不能獨立學習的毛病。但是家長的實際輔導來看,佛系的教育方式,并不能真的讓孩子獨立,有可能無人監(jiān)管的時候,孩子就放松學習勁頭,自律性得不到提高,學習也就搞不好了。這是因為,一開始家長的教育方向就是錯的,也就是沒打好基礎,我們不能期待一個沒有自覺性的學生,在家長不監(jiān)管的狀態(tài)下,就自己形成有效的自覺性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佛系家長培養(yǎng)出的優(yōu)秀小學生,基本都是當過嚴厲家長的,為孩子建立良好學習習慣打下過基礎的。
陪寫作業(yè)的問題,需要家長理性看待,適應了哪種方式,就和孩子一起商量溝通,如何將陪寫方式進行得更好,和學習有效結(jié)合。不過到了三年級,如果學生還沒有一定的自律性,仍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直到孩子能夠建立自覺性開始,家長才需要逐步放手。關于陪寫作業(yè)的正確打開方式,大家都同意嗎?歡迎留言評論。
關鍵詞:
作者:轉(zhuǎn)載收藏(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開通區(qū)塊鏈專業(yè)大學有哪些
- ·下一篇資訊:一年級小學生預習課文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