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比私立輕松嗎
開學一個月,可把老母親們都忙壞了。
娃上幼兒園的媽咪,每天談論的話題都是:娃去幼兒園哭了嗎?吃飯吃的怎么樣?你們說月餅盒子這種我要攢著做手工不?
而孩子上了小學的老媽子們呢?聽到這些只是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年輕的姐妹們請珍重,上了小學你會懷念幼兒園的美好時光的。
畢竟,你以為的上小學和當年你上小學,已經完完全全不是一回事了啊!
這才一個月,家有小學生的老媽子們已經相當于一整部《西游記》通關了~
01
當頭第一棒:包書皮
咱們小時候,包不包書皮、用啥包書皮,都任君自愿。
就算是包,全國也有默認統(tǒng)一標準:往年舊掛歷扯下來,白的那一面一包,完美~
現(xiàn)在呢?
老師可是要求了:發(fā)下的每一本書都要包。
對,從課本到練習冊、作業(yè)本,都!要!包!
而且書皮都是學校統(tǒng)一按固定數量發(fā)放。
包之前,老媽子突然很感懷曾經做幼兒園手工作業(yè)的日子,沒有那時候熬夜做手工的時光,哪有現(xiàn)在麻溜兒包書皮的自己。
真動手了才發(fā)現(xiàn)之前還是太天真了:現(xiàn)在的書皮科技,考驗的是貼膜技術。
一不小心,書皮分分鐘起個泡;再一不小心,可能就報廢了!
最麻煩的是,新書和新書皮數量是一樣的。當媽的完全不敢讓娃亂來,親自上場小心翼翼,還是搞砸了好幾個。
買是買不到的,滿世界找了一圈,才從有往年經驗也有先見之明的媽媽那里搞來了一些囤貨。
接下來小心再小心,一包書包到了半夜 12 點。
@麗麗
02
娃進小學的第一周,每天都在丟東西
開學一周,我最大感想就是:該慶幸娃沒丟了。
沒錯,兒子每天都在丟文具。
丟點尺子、橡皮其實沒啥,小孩子一開始都是懵懵懂懂的嘛。
但天天都能丟,最后連鉛筆盒都丟了,老媽子也是服氣的。
關鍵咋丟的、丟哪兒了,人一問三不知!
求助老師,結果更尷尬:
這下可好,全班都在幫我們找鉛筆盒,太驚動同學們了吧!
算了,還是放棄尋覓,默默去備貨吧。
我打開淘寶,把所有常用文具都每樣買了 10 件。怎么著,也能丟個十天半個月了……
當媽啊,最重要的是還看的開:人不丟就行!
@小藍
03
來自小學的暴擊:罰站!
你當年上學最怕的是啥?反正我最怕的就是罰站啊!
沒想到,開學沒幾天我家閨女就光榮的上臺罰站了,說是和小伙伴找錯了教室、上課遲到了。
行吧,說到底還不得怪自己么?
誰讓當初上幼兒園的時候,娃不肯去了、鬧情緒了,咱當時那么容易就心軟了呢?
當時覺得,去不去也沒啥吧,反正都是玩,動不動就請假;要是臨時想出去玩了,更是給老師打個招呼就領回家了。
結果小學一開學,老師就各種敲打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的紀律感!不要隨隨便便遲到、請假。
這不,自家娃分分鐘就站講臺上去了。
現(xiàn)在為了給娃養(yǎng)成好規(guī)矩,全家都動員起來了。本來我是彈性工作,不用準時打卡,也要準點起床、三下五除二洗漱完立馬出門的軍事化作息。
養(yǎng)娃欠的債,真是早晚要還的……
@Cindy
04
上小學之后,老師的面子比老板的大
娃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發(fā)個消息,我們也就是隨便看看。
上了小學之后,消息對話框一閃,我都要立刻跳起來記筆記。
每天下午 4 點,老師就會發(fā)一些當天的任務。
要參加什么集體活動、準備什么東西,都得一個個仔細記在小本本上,生怕漏掉點啥重要信息。
關鍵詞:
作者:轉載收藏(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沒有完美的老師,也沒有完美的家長,我們一起努力
- ·下一篇資訊:低年級孩子這樣讀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