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白||再不買房,你就要死了么?不一定,但肯定是更窮了
前兩天,我陪藍小姐去看二手樓,我們轉(zhuǎn)到珠江新城一個有十年樓齡的著名的中產(chǎn)樓盤。一打聽,整個盤居然只有一套放出,而我們?nèi)タ吹臅r候同時有五六家看樓客。房主面無表情,電梯里上上下下,手里不停地接電話,“不行,一點價也不可能少了,現(xiàn)在我還想升。”
七百多萬啊,不是小數(shù)目啊,被人搶成這樣,藍小姐當時就崩潰了,她說,老子不買了,老子要理性!
我笑著說,喔,理性……要說理性,我還真是理性。我的理性原則是第一:不做自己負擔不了的投資,第二:不做影響生活品質(zhì)的投資。到廣州14年我都沒有買房,讓我來說說我這14年的理性記憶。
剛來廣州是1999年。
1999年是什么概念,珠江新城(現(xiàn)在廣州樓價最高之地)還是一片菜地。
印象最深刻的是坐車經(jīng)過番禺(當時樓盤熱區(qū)),樓盤上拉的橫幅是一千九一平。一千九啊,如果世上真的穿越這一回事,我多么想穿越到1999年,拉著那個目瞪口呆的女孩跑進售樓處,隨便買一套樓下來。
▲還記得《夏洛特的煩惱》里這個細節(jié)么?穿越回當年買一套二環(huán)內(nèi)的房子是多少人的最大夢想……
而且我當時工資是5000,本來是買得起,可是我那時剛畢業(yè),一窮二白,二十萬的首期在當時的我來看,完全就是一個不可想象的巨款。
幸運的女孩靠父母給,漂亮的女孩靠男人給,可是我兩樣都不沾,好吧,那就老老實實好好工作攢錢當首期吧。
實際情況是,攢錢的速度比不上首期的速度,三年后,當我攢夠二十萬的時候,首期已經(jīng)是四十萬,當我攢夠四十萬的時候,首期已經(jīng)一百萬了。
真的,我在樓市前得到的第一個反思就是,對于一個純靠自己的小白領(lǐng)來說,首期是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你才有資格來玩這個游戲。
那時,我在雜志社認識了一個女朋友,也是一個編輯,跟我一樣大,嫁了一個頗會掙錢的老公。
我那時最怕跟她去吃飯,因為每次吃飯,她就會說她最近又換房了,賣了哪兒買在哪兒,一套賺了多少。那時又不限購,后來她手上已經(jīng)有七八套房,我真的是眼睜睜著在幾年里看著一個和自己差不多的女孩變成了千萬富婆,開的是奧迪,行頭一水兒是名牌。
每次跟她吃飯回來我要焦慮兩三天,因為我手里一套房也沒有買。而因為這十來年,因為我一套房也沒有買,我們變成了兩個階層,她是富裕中產(chǎn),我是幾近赤貧,與我銀行里那些增長緩慢的的數(shù)字相比,她的生活只告訴我在中國踏實工作是一個笑話……
于是,在樓市面前,我得到的第二反思是,如果你不去玩這個游戲,你可能就放棄了階層的上升渠道,那結(jié)結(jié)實實地意味著階層的分化,不僅是你這一代的,還意味著下一代的。
現(xiàn)在午夜夢回,我有時會數(shù)數(shù)這些年自己在樓市里錯失過多少發(fā)財?shù)臋C會:1999年是一次,2008年是一次。
當時我大概攢夠了八十萬,準備下手買樓,從現(xiàn)在看,那時的房子真值得買啊,海珠區(qū)的中心樓盤是一萬多一平米(2016已漲到三萬),珠江新城的復式小公寓是二萬多一平(現(xiàn)在是七萬幾)。
但坐著某銀行的看樓車在全市轉(zhuǎn)了一圈之后,我更焦慮了,就算傾盡這手中的八十萬我也無法在“不影響現(xiàn)行生活質(zhì)量”的原則下買樓,因為房貸實在太高,超過了我的工資水平,我根本還不起房貸(事實上,如果要真正不影響現(xiàn)行生活質(zhì)量,你的工資最好是你的月供的三倍以上,就是說月供如果是五萬,你得每個月有十五萬的收入)。
2012年也曾經(jīng)有位好心的律師朋友,介紹了一個房地產(chǎn)公司的高層給我,說現(xiàn)在珠江新城有一個盤非常好住,你拿三十萬去下個訂,一則可以改善你的居住環(huán)境,二則就算不買轉(zhuǎn)手賺個二十萬絕對不是問題,好過你一年苦苦地寫寫寫。
我當時的感覺是,天哪,樓花怎么賣啊,我不認識人啊,而且這四百萬的房子我要背下來,每個月要交一萬多的房貸。
那時我就算每天寫一個專欄也賺不了二萬塊(PS:你看中國的稿費多么低,一個月寫二十篇專欄還買不起房,況且一個負責任的專欄作者,怎么可能一個月寫二十篇,那么水的文章怎么見人……),一家人日常開銷怎么辦?遠的不說,你看2003年香港樓市崩盤時,那些買了天價樓而買不起房的跳樓的人還少么?
于是,我又錯失了一個發(fā)財?shù)臋C會。
就這樣,一心想要靠自己勞動攢首期,一心不想破壞自己生活質(zhì)量的“理性客”一直持幣觀望到了2013年。
2013年,我在我偶像黃愛東西的強迫之下買了一個小小的二手房,她怒吼我,難道你還妄想拿著這一百萬多能養(yǎng)老么?你還不趕緊買個房!
這房子的總價是一百六十萬,而我的上一任房主拿下一手房的價格是三十萬,十二年,上一任房主賺了一百三十萬,而三年之后,就在前天我收到房產(chǎn)中介的電話,現(xiàn)在這樓賣價是210萬,也就是說,三年理論上我賺了50萬,夠我這三年的工資了,這就是理性的代價……
真的,經(jīng)過這十多年買房的觀望,我深刻地意識到在中國買房最不需要的就是理性,因為房價從來不理性。在貨幣和房產(chǎn)的戰(zhàn)爭里,勝利永遠在房產(chǎn)這一邊。
我們不買房并非是眼光不好,而是你根本沒有錢買,也沒有能力供,豪宅是給豪客準備的,必須承認普通的工薪階層(甚至工作多年的白領(lǐng)和中管)如果沒有外力幫忙,你是完全沒有那個經(jīng)濟實力去角逐這場屬于有產(chǎn)者的殘酷游戲。
到了2016年,窮人和富人終于一起焦慮了,從七月開始,我手機里的每一個群都在嘮叨房市,當有一天晚上我聽到我媽都在打聽長沙哪里買房合適時,我就知道我人生遇到的最大的投資市場的瘋狂已經(jīng)開始了。
房價瘋了,北京、深圳和上海是早瘋了,現(xiàn)在輪到廣州、南京、杭州和武漢……
在瘋狂增發(fā)的貨幣,和凋零實業(yè)面前,房市成了窮人們手里那一點點可憐的錢的增值渠道,以及中產(chǎn)們手里那不溫不火資產(chǎn)的保值渠道(真正闊的人早跑美國買房去了)。
就在今年早上,在深圳十來年都堅定沒有買房的女友跟我說她現(xiàn)在感覺好害怕,她一定要買個房了,她怕再不買房她就要變成赤貧階級了,“按這個速度漲下去,我一輩子都在深圳買不起房了,連郊區(qū)最遠的那一些都買不起了,現(xiàn)在感覺房市像一場戰(zhàn)爭,一部分人在攻城掠地,一部分人害怕被搶劫,余下的人驚慌失措”。
要知道她可是在中國最好的IT公司做高級白領(lǐng)的人啊,要知道她的收入在深圳不算低啊,要知道我們一直信奉自食其力者最光榮,要知道當年我們可都是誓信自己可以憑實力買靠山面海公寓的亦舒女郎啊,怎么一切都變了,我們在這城市苦苦的努力在樓市這龐大的怪獸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與無助。
這種荒亂讓我想起了一年多以前我的這位朋友也這樣驚慌地跟我說起股市的荒謬,那次她不甘人后投了幾十萬進股市,結(jié)果血本無歸,而這一次,如果她真的把所有身家甚至把全家人這些年所有的收入都投進房市,等待她的又將是什么命運呢?
是的,不買房你不會死,但你肯定會更窮,手上的錢越來越不禁用,一把小白菜漲到六塊了,你千辛萬苦省下的一百萬十年后還夠你孩子留學么?可是買房就不會窮么,那巨額的首期與月供讓你窮,而那不知何時崩盤的負資產(chǎn)命運會讓你窮上加窮……
我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勸她,我只感到恐懼,我只知道手上掙下的這一點點薄薄的資產(chǎn)是保不住了,又一輪對于中產(chǎn)階級的洗牌開始了……
雖然黃小姐是一個沒能靠投資發(fā)財?shù)墓ば诫A層,但黃小姐安穩(wěn)活到了現(xiàn)在,心態(tài)平和,有幾條保命心得和大家分享:
第一:有能力買房才買房,沒能力不勉強;
第二:有需要有能力當然要買房,原則是地頭,地頭,地頭;
第三:炒房是有產(chǎn)者的游戲,無產(chǎn)者沒必要進場,人家拼的是錢,你拼的是命,何必?
第四投資自已,讓自已的賺錢能力跑過通脹,你就永遠對這世界保持了主動權(quán)。
與大家共勉。
本文選自騰訊《大家》專欄(http://dajia.qq.com),
關(guān)鍵詞:
作者:惠民大叔(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lǐng)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連岳:錢最不值錢
- ·下一篇資訊:天鵝閱讀:閱讀應(yīng)基于興趣,八大要點做好親子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