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摘要(共 0 條,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評論
明年要上小學的可以松口氣了!教育部:2022年起,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
明年要上小學的孩子和家長
應該可以松一口氣了!
教育部日前表示
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
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
幼兒園推行入學準備
小學推行入學適應教育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8297號建議的答復。針對“加強幼小科學銜接”的建議,教育部答復,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各。▍^(qū)、市)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
網(wǎng)站截圖
具體要這樣做
在部署實施幼小銜接試點工作方面,教育部表示,要這樣做:
將在幼兒園做好入學準備教育,大班下學期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做好生活、社會和學習等多方面的準備。
小學做好入學適應教育,強化主動銜接意識,改革一年級教育教學方式,國家課程主要采取游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等方式實施課程,切實改變忽視兒童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的現(xiàn)象。
指導各地以縣(區(qū))為單位遴選一批幼小銜接實驗區(qū)和試點園(校),加強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在課程、教學、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治理學前教育培訓機構
在學前教育校外培訓治理方面,教育部表示,對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上培訓,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托管班等名義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開展違反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接受能力等培訓活動的校外培訓機構,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嚴肅查處,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以下為答復原文
上下滑動即可查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第8297號建議的答復
教基建議〔2021〕558號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幼小科學銜接的建議”收悉,現(xiàn)答復如下:
促進幼兒園和小學科學銜接,減緩銜接坡度,確保兒童順利實現(xiàn)從幼兒園向小學生活過渡,對其身心健康和終身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幼小銜接工作,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guī)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部署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行動,要求“小學起始年級必須按國家課程標準堅持零起點教學”。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要求“小學一年級設置過渡性活動課程,注重做好幼小銜接”。教育部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大力推動幼兒園和小學科學銜接。
一是加強幼小銜接工作指導。2021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一個主文件和兩個附件的形式對推進幼小銜接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圍繞兒童身心準備與適應、生活準備與適應、社會準備與適應以及學習準備與適應四個方面對幼兒園做好入學準備教育和小學做好入學適應教育提出具體、可操作的指導,有效引導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及家長轉變教育觀念與行為,正確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與入學適應,促進幼兒順利過渡。
二是部署開展“小學化”專項治理。先后兩次印發(fā)通知,部署各地開展小學化治理,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對幼兒園教授拼音漢字等小學課程內(nèi)容、以機械背誦等方式進行強化訓練、小學非零起點教學以及社會培訓機構提前教授小學內(nèi)容等行為進行重點整治。各地加大治理力度,積極推動幼兒園、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同步整治,有效扭轉“小學化”傾向。
三是持續(xù)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教育部連續(xù)十年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先后以“游戲——點亮快樂童年”“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幼小協(xié)同,科學銜接”等不同主題,面向家長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和知識,宣傳推廣科學入學準備和適應的經(jīng)驗和做法,為幼兒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是推進學前教育立法工作!吨腥A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明確規(guī)定幼兒園應當與小學互相銜接配合,共同幫助兒童在身心健康、習慣養(yǎng)成、社會交往以及學習能力等各方面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課程內(nèi)容,對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活動的幼兒園明確了處罰措施。從立法層面保障幼小科學銜接,為禁止和杜絕“小學化”提供了法律依據(jù)。
如您所述,目前在幼小銜接教育領域,教育部門、學校和家長對幼兒銜接還存在認識上的問題,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整合多方資源,形成教育合力。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貫徹落實《指導意見》,推動各地做好幼小科學銜接工作。
一是部署實施幼小銜接試點工作。指導各地以縣(區(qū))為單位遴選一批幼小銜接實驗區(qū)和試點園(校),加強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在課程、教學、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各。▍^(qū)、市)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幼兒園做好入學準備教育,大班下學期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做好生活、社會和學習等多方面的準備。小學做好入學適應教育,強化主動銜接意識,改革一年級教育教學方式,國家課程主要采取游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等方式實施課程,切實改變忽視兒童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的現(xiàn)象。
二是建立聯(lián)合教研制度。推動各級教研部門把幼小銜接作為教研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納入年度教研計劃,建立幼小學段互通、內(nèi)容融合的聯(lián)合教研制度。推動教研人員深入幼兒園和小學,根據(jù)實踐需要確定研究專題,指導區(qū)域教研和園(校)本教研活動,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jīng)驗,及時解決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實踐中的突出問題。
三是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嚴格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中對于學前教育校外培訓治理的要求,加大執(zhí)法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guī)培訓行為,對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上培訓,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托管班等名義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開展違反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接受能力等培訓活動的校外培訓機構,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嚴肅查處,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四是繼續(xù)加強社會宣傳和引導。利用多種媒體以多種方式宣傳幼小雙向銜接的科學理念和做法,幫助家長認識過度強化知識準備、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nèi)容的危害,緩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引導家長自覺抵制違背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行為,支持和參與幼小銜接工作,為科學推進幼小銜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感謝您對教育事業(yè)的關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1年10月13日
福建
減緩幼小銜接坡度
今年試點 明年全面 推進
上月,省教育廳發(fā)布了《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表示要全面推進幼兒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減緩銜接坡度。
網(wǎng)站截圖
本學期,我省正式啟動幼小銜接試點探索。
省教育廳說,明年秋季學期開始,我省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建立幼小雙向銜接的互助發(fā)展模式,加強在課程、教學、管理和教研方面的研究合作。
廈門
這個區(qū)和這些學校被列為幼小銜接試點
上月,省教育廳公布省級幼小銜接實驗區(qū)和試點校(園)名單。
省級幼小銜接實驗區(qū)
廈門市湖里區(qū)
被列為省幼小銜接實驗區(qū)
省級幼小銜接結對試點校(園)
湖里區(qū)的3所小學、3所幼兒園被列為全省首批幼小銜接結對試點校(園),分別是:
湖里實驗幼兒園與湖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小校區(qū))
五緣實驗幼兒園金林灣分園與金林灣實驗學校
秀德幼兒園與金安教育集團金安校區(qū)
金林灣實驗學校&五緣實驗幼兒園
圖片來源:湖里教育
怎么做?
上周,湖里區(qū)舉行幼小銜接試點工作推進會暨金安小學專場研討活動,試點幼兒園和小學介紹一些做法。從介紹看,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做法。
圖片來源:湖里教育
譬如說,湖里實驗幼兒園與湖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小校區(qū))這對,采用的方法是:
小學創(chuàng)設幼兒園相近環(huán)境
幼兒園也適當向小學靠攏
具體是這樣:湖里實驗幼兒園認為,要做好幼小銜接,應該調整策略,向下延伸到中班、小班,同時也要重新梳理優(yōu)化課程內(nèi)容,進行縱向銜接。比如,同樣是“整理”課程,大班幼兒整理小書包,中班幼兒把班級里不同的文具歸類,小班則是把玩具放回筐里。
幼兒園也努力向小學靠攏,比如,大班上課時間適當延長,增加課間休息等。
而在湖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小校區(qū)),學校在今年暑假就對校園環(huán)境進行了優(yōu)化,創(chuàng)設與幼兒園相近的環(huán)境,例如,一年級的黑板高度降低了,班級主題設計也更卡通化,一年級的公共空間籌劃開設樂高角、手工角,書吧增設捏彩泥區(qū)域,給孩子們增加一些游戲空間。今后如有專項經(jīng)費,學校還打算在戶外增加大型攀爬設備。
幼小銜接:
父母也要出把力
其實,在幼小銜接上,父母也很重要。
上周五,在一所小學的放學隊伍中,招考君聽到兩位接孩子的媽媽在聊天,一位說,“你們那位當時是怎么度過小一?我那位還是不行,動作還是慢,什么都慢,讀個書,一堆破事就出來了”。她還說,她和丈夫分工,她管英語和語文,丈夫管數(shù)學,丈夫對此并不著急,所以孩子的數(shù)學作業(yè)經(jīng)常完不成,丈夫負責經(jīng)常勸她:這有啥,慢慢來。但她更著急了。
這位媽媽說,“我最近焦慮到不行”。另一位媽媽趕緊傳授經(jīng)驗,“你不要急,我們剛開始也不行,好像到二年級,就長大了”。
在幼小銜接方面,單是一個拼音,就整得一幫父母很焦慮。
焦慮一:現(xiàn)在小學不教拼音了?
不少家長“聽說”:現(xiàn)在小學都不教拼音了,直接識字。
我們曾請教過現(xiàn)任市實驗小學副校長李靜,她是福建省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市專家型教師、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她介紹說,這完全是誤讀。以前小學一年級上學,第一節(jié)課先從“aoe”拼音開始學起,但是,課改后,一年級上冊的整體編撰體系是:先認識幾個簡單的獨體字;再學拼音;之后進入閱讀版塊;之后又是識字;之后是閱讀。
為什么不先教拼音?李靜說,“先識字,再學拼音”這一設計,是對兒童學習規(guī)律的尊重——很多孩子認為“拼音難”,難在“外形陌生”,的確,相對生活中常見的漢字,這樣的造型是陌生的,此外,孩子會說話起就是直接說話,如今要轉到用拼音來表達,很不習慣。
專家還認為,入學后集中拼音教學,還會讓小孩以為“學拼音”就是目的,迷失了“為識字與讀寫而學”的方向,學了半天也不知道干什么用。如今從學習漢字入手,符合兒童認知的規(guī)律。漢字是熟悉的的,學習因熟悉而易于接受;漢字是有趣的,學習因趣味而充滿活力;簡單的漢字,學了就能認,就會寫,就有用,學習因體驗成功而更具動力。與長時間的學習拼音不同,每一天的學習都能夠有所得,都有新收獲,小孩從開始就有可能愛上學語文。
焦慮二:半個月學完拼音?
不少家長印象中,拼音很快就教完了,不止一位家長說:“小學半個月就教完拼音,我們記得我們小時候……”
不過,小學語文老師表示,應該沒有那么快。按照課程安排,拼音要教1.5個月。李靜說,學校有進度的檢查,而且,拼音教學貫穿小學一二年級。
不焦慮就不配做父母?
有人說,現(xiàn)在不說“焦慮”,就不配做父母了,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的父母都在焦慮,高三在焦慮,初中在焦慮,小學在焦慮,甚至幼兒園和剛出生的寶寶的父母也在焦慮,每個人都把“焦慮”掛在嘴邊。
其實,很多焦慮回過頭再看,
都不是事了。
因此,
有人總結說,
越來越多父母忙著焦慮,
忘記享受陪著孩子長大的快樂了!
無論如何
期待明年的幼小銜接有更好的改變
關鍵詞:
作者:惠民大叔
快速交流可加微信:ixm007
(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竹浦小學辦學規(guī)模為36班 竹浦中學暫無近期建設計劃
- ·下一篇資訊:廈門哪個區(qū)和哪些學校被列為幼小銜接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