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廈門中考思品政治質量分析報告
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政治科
2015年廈門市中考思品質量分析報告
一、試題的評價標準
1.思想性:堅持思想品德學科的教育方向,反映學科的德育功能。
2.時代性:結合國內外重大時政、社會熱點,聯(lián)系社會實際,體現(xiàn)學科的時代特征。
3.人文性: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與生活體驗,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4.科學性:依據(jù)學科的課程標準及考試大綱命題,試題和語言科學準確,試題難度適當,結構合理,活潑多樣,富有新意,簡潔通俗,有利于學生正常水平發(fā)揮。
5.發(fā)展性:一切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注重對學生多種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和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引導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6.導向性:遵循課程改革方向,有利于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改革。
二、試題的題量、分值和難度
全卷30題,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分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部分,選擇題部分占50%,非選擇題部分占50%。
(一)分值與難度分析數(shù)據(jù):
平均分 區(qū)分度 難度 優(yōu)秀率 及格率 α信度
全卷 74.843 0.397 0.748 35.4% 83.7% 0.906
客觀題 42.140 0.421
主觀題 32.655 0.327
【參考1】評價試題難度等級的標準
試題難度值 評價試題難度等級
0.00≦試題難度值<0.30 難題
0.30≦試題難度值<0.70 中等難度題
0.70≦試題難度值≦1.00 易題
【參考2】評價試題區(qū)分度等級的標準
區(qū)分度值 評價試題區(qū)分度等級
0.4≦區(qū)分度值 優(yōu)秀題
0.30≦區(qū)分度值﹤0.40 良好題(若能作些修改更好)
0.20≦區(qū)分度值﹤0.30 一般題(要求修改)
區(qū)分度值﹤0.20 差題(應予以淘汰或作修改)
備注:要保證試題理想的區(qū)分度,其難度值應保持在0.30<難度值<0.70之間,最好能達到0.40<難度值<0.60之間。一般說來,試卷區(qū)分度值≧0.40為好。
【參考3】評價課程考試信度等級標準
考試信度值 評價考試信度等級
0.80≦考試信度值≦1.00 可靠性高
0.7≦考試信度值<00.80 好的結果
0.60≦考試信度值<0.70 比較好
0.50≦考試信度值<0.60 尚可使用
考試信度值<0.50 深入分析研究,誤差較大
備注:考試信度取值在0.00和1.00之間,即 0.00≦考試信度≦1.00。信度取值越接近1,其信度越高,考試分數(shù)越可靠。
(二)各片區(qū)分值與難度分析數(shù)據(jù):
實考人數(shù) 平均分 標準差 及格率 優(yōu)秀率 難度
全 市 26926 74.84 17.06 83.7% 35.4% 0.75
市直屬 4974 78.69 13.95 90.6% 42.2% 0.79
思明區(qū) 6223 78.58 14.33 89.9% 43.1% 0.79
湖里區(qū) 3471 79.45 13.77 91.4% 45.6% 0.79
海滄區(qū) 1877 75.00 16.48 84.7% 34.3% 0.75
集美區(qū) 3150 75.23 15.25 86.8% 31.7% 0.75
同安區(qū) 3619 69.64 18.95 75.0% 24.2% 0.70
翔安區(qū) 2313 67.35 20.10 70.9% 22.0% 0.67
從以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全卷的難度值與往年難度值基本相同。這樣的難度值既符合《思想品德》的學科特點,又能很好發(fā)揮中考的導向功能。
三、考核范圍說明
依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2015年福建省初中學業(yè)考試大綱(思想品德》和《2015廈門市考試說明(思想品德)》精神命題。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時事。
四、試題特點分析
1.貼近學生生活視野,促進知行統(tǒng)一。
思品課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而,中考的試卷必然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把課程的教學與考查的方向有機結合起來。試題中提供的材料情境,是來源于學生實際生活的素材,這才更有可能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答中,更好地促進學生知行的統(tǒng)一。試題中提到的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題、“貼吧里遍布人身攻擊”的現(xiàn)象、小明初中三年的生活片斷等,這些都是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具體體現(xiàn),在具體問題的作答中,是對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履行公務義務、培養(yǎng)公民責任感等知識的再教育,這就更好的促使學生在把良好的品德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這也正是一份試卷更高層次的價值所在。
題例:28.(9分)初中生活即將結束,小明回想三年來的美好時光,感觸頗多。以下是他分享的一些生活片段:
片段一:認真學習,積極回答問題,努力完成作業(yè)。
片段二:幫助同學解答學習上的疑惑,主動照顧生病的同學。
片段三:積極參加班級各項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
片段四:加入志愿者團隊,在馬拉松比賽期間,幫助維持秩序,清潔賽道。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
⑴小明分別承擔了哪些責任?(4分)
⑵結合實際,談談你如何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一名有責任感的人?(5分)
在本題中,引用的是初中生的實際生活片斷,作答這樣生活情境的題目,尤如讓考生回憶自己的初中生活,在現(xiàn)實的生活情境中,選擇正確的做法,再次將認知與踐行結合起來,這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知行統(tǒng)一。
2.注重主干基礎知識,實現(xiàn)學科目標。
考察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是學科命題考核的要求之一。要檢測學生三年思品學科的學習情況,就離不開對學科主干基礎知識的考查。本次試題考查的孝敬父母、做一名負責任的公民、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積極參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珍愛生命、文明禮儀等,均是學科主干基礎知識。對這些知識的考查,既關注學科的穩(wěn)定性,也很好地考查了學生對學科核心知識、重點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是對學科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的一個有效印證。
題例:12.青年歌手姚貝娜在病逝前選擇了一種大愛的方式——捐獻自己的眼角膜。由此可以看出她的生命觀是
A.漠視生命,視生命為身外之物 B.珍愛生命,將生命的價值延伸
C.肯定生命,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D.尊重生命,用生命來謀取聲譽
在本題中,以青年歌手姚貝娜捐獻眼角膜為情境材料,考查學生對生命觀的正確認識和判斷。珍愛生命的話題是一個永恒、重要的話題,在歷年的中考中,都以不同形式來考查學生對生命的科學認識,對珍愛生命、尊生生命、善待生命的正確態(tài)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3.緊扣時政重點熱點,彰顯學科特點。
思品學科與時政重點、熱點的緊密性,這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比擬的。思品學科一旦脫離了時政重點、熱點,就難以體現(xiàn)這個學科的、時政性、時代性特點。在本次試題中出現(xiàn)的時事內容有2015年全國“兩會”的重要精神、“國家憲法日”設立的重要性,“一帶一路”帶來的積極意義、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的設立及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的召開等,這些都是當前社會關注的重、熱點話題,這對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時政新聞,提高學科的敏感性,有積極的意義。
題例:29.(8分)2014年12月4日,我國迎來首個“國家憲法日”,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此前一項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只有10%的普通百姓認為憲法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甚至一些國家公職人員也認為憲法遠離平常生活。
⑴結合材料,分析我國設立“國家憲法日”的原因。(6分)
⑵請你為“國家憲法日”的宣傳活動撰寫一條標語。(2分)
在本題中,以“國家憲法日”的話題考查憲法的地位、作用、重要性,這是以時政熱點為情境材料考查學科主干知識的典型例題。這樣的試題,是學科時政性的體現(xiàn),也對學生關注身邊重熱點時政新聞有很好的導向作用,讓學生立足于社會生活學習學科知識,遵循從生活到知識,再從知識回歸生活的認識規(guī)律。
4.重視初中高中銜接,突出能力立意(培養(yǎng)學科思維)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科的教育不能只關注眼前,還應關注學生學科學習長遠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而作為有選拔性意義的中考,關注初高中的銜接,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發(fā)展趨勢。本次試卷,很好體現(xiàn)了初高中在知識和能力、學科思維上的銜接。在知識上,對基本經(jīng)濟政治制度、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公平正義、依法治國、科學發(fā)展等知識的考查,為同學們在高中繼續(xù)深入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墊定了基礎作用;在能力上,關注學生從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關注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歸納和演繹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恰恰是高中學習注重考察學生的一種能力;在學科思維上,注重對學生辯證思維、嚴密學科思維的培養(yǎng),如辯證看待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利弊,科學嚴密解答認識類的特殊設問,這都是學科思維培養(yǎng)的體現(xiàn)。
例題:26.(11分)材料一: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xiàn)象?(2分)
雖然學生要到高中學習才真正接觸哲學知識,但哲學思想?yún)s滲透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本次試題中的26(1)、30(1)題,一方面,要求學生從圖片獲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全面看待網(wǎng)絡購物、經(jīng)濟發(fā)展的利弊,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再如27(1)題,要求學生從《勸孝歌》、《弟子規(guī)》的名言名句,概括相應的主題,這正是對學生歸納能力的體現(xiàn),這一些試題,關注的是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墊定了思維基礎。
5.呵護學生生命成長,命制意義試題。
對學生的生命教育不僅在課堂上,還可延伸到試題上,這是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弘揚社會正能量的表現(xiàn),也展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在本次試卷中,試題關注正確的生命觀、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自我保護的方法、公民的合法權利、個人的高度責任感、中學生孝敬父母的品質、關愛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等,這些內容的考查是對學生生命成長的呵護,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對考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題例: 18.某校舉辦以“我安全,我健康,我快樂”為主題的安全教育活動,下列行為符合這一主題的有
①騎自行車時,不逆行、不搶道 ②雨天打雷時,立即到大樹下面躲避
③獨自邀請同學到野外水庫游泳 ④單杠活動時,留心器材是否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對于未成年人來說,除了家庭、學校、社會、司法部門的處處保護外,還需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在本題中,圍繞著自我保護的話題,讓學生對身邊的行為進行辨別,強化了學生自我保護的正確行為,這正是對學生生命的關懷,帶給學生更有意義的引導。
6.融入國學知識,突出傳統(tǒng)文化傳承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發(fā)展我國的民族文化,離不開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將國學知識融入學科試題中,有利于實現(xiàn)學科知識、國學內容和學生道德品質提高帶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在試題中,《勸孝歌》、《弟子規(guī)》的名言名句,“投桃報李”的典故,“精忠報國”的故事等,使國學知識無縫地融入試題中,學生對孝敬父母、感恩、寬容、愛國等傳統(tǒng)文化將會有更直觀的體會。
例題:27.(11分)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此某班決定開展“曬家教家風,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主題班會。
A組展示了古代關于家風家訓的名言名句: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必明賢。
——《弟子規(guī)》
⑴請你概括A組所要表達的主題,并談談你對這一主題的認識。(6分)
B組“曬”出了身邊同學的家教家風:
◆爺爺常常給我講,“投桃報李”的典故。
◆媽媽從小教育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爸爸從小跟我講,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豪情。
⑵請說說你從上面家教家風中收獲了什么?(3分)
C組總結:“家風雖有不同,但充滿正能量的家風無一不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⑶生活中,你將通過哪些具體行動傳遞優(yōu)良家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分)
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扣展、能力的提升,還應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養(yǎng)成。在本題中,以國學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孝敬父母、感恩、寬容、愛國等良好品德的感悟,借助這樣的形式,既是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引導,也是一次傳統(tǒng)文化之旅。
7.試題形式多樣直觀,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學生作答一份試卷,不僅是知識檢測的過程,也該是帶有“美”感的閱讀、思考過程。在本次的試題中,引用《弟子規(guī)》、家教家風名言、典故,巧用《信用檔案》、《養(yǎng)老并軌》、《PM2.5的來源構成》等漫畫、圖片,使得試題材料呈現(xiàn)的方式多種多樣、活潑直觀、人文韻味濃厚,既易于學生理解,緩解閱讀疲勞,也是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過程。
題例:14.圖5漫畫告訴我們,
在社會生活中
①不講信用就要付出代價
②要內誠于心,外信于人
③只要失信就不能貸款
④只要誠信就能成就事業(y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對于初中學習階段,如果能給予形式多樣、感性直觀的試題,一定程度上,可以把知識的學習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在漫畫題目的作答中,學生不僅要能調動課本知識,還要有欣賞、解讀漫畫的能力,這無疑是對學生多種能力的訓練。
五、考生答題情況分析(材料來源:各閱卷題組)
26.(11分)材料一:
材料二: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網(wǎng)購七天無理由退貨。經(jīng)營者采用網(wǎng)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鮮活易腐等四類商品除外。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xiàn)象?(2分)
⑵面對“網(wǎng)購陷阱”,消費者應該注意什么?(5分)
⑶材料二中“網(wǎng)購七天無理由退貨”的規(guī)定保護了消費者的哪項權利?如果商品符合退貨規(guī)定,商家卻不讓退貨,你將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4分)
26(1):
(1)學生答題情況問題分析
①26題(1)材料一涵蓋兩幅圖片,考生回答問題只答其中一幅圖,缺乏整體分析問題的能力,丟分現(xiàn)象很嚴重;
②考生的審題能力有待加強,答題時不少考生與消費者的消費意識混淆;
③生沒有根據(jù)問題后面的分值來確定答案的條目數(shù),因此答案簡單、不全;
④空白卷不少;
⑤考生從材料中讀取信息的能力不強,看圖歸納能力差;
(2)教學建議
①平時教學應加強讀題、審題、分析問題的設問角度進行指導,教會考生懂得從材料中摘錄有效信息。
②注重中考思品學科考試題型的指導,特別是圖表類題型的指導。
舉例:(1)讀表:①讀表的標題;②讀表內的項目和數(shù)據(jù)等內容;③讀表注(備注):表注使圖表的含義得到全面深刻的表達往往對學生答題有較大的影響。
具體步驟:一讀標題,圈出關鍵;二看橫豎,概況信息;三找關系,全面比較;四析設問,連接教材
(2)讀漫畫:①漫畫的標題;②漫畫的背景;③漫畫中人物的言行、表情等;④漫畫的寓意(內涵)
具體步驟:一析漫畫,點內涵;二析設問,連教材。
26(2):平均分:3.2分
(1)學生答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①不能夠完全使用書面語表達,使用口水語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
②不能夠按照題目要求作答,答非所問。如:答成網(wǎng)絡交往,消費維權途徑等。
③不能夠結合材料作答,只回答了相關的知識要點。
④不能夠做到分點作答,答案想到一點寫一點,顯得很混亂。
⑤看懂題目了,但缺乏記憶的支持,部分考生完全憑借日常網(wǎng)購的經(jīng)驗用自己的話來作答。
(2)教學建議:
①吃透課標,扎實基礎,落實“考點”。
②加強針對性訓練,全面提高審題和解題等能力,突出“變化點”。
③緊密聯(lián)系實際,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熱點”。
④訓練學生答題思維,提高學生材料分析的能力,抓住材料與答案的“結合點”。
26(3):得分:(含零分)2.77分,(除零分)3.06分。
(1)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問題分析。
①錯別字嚴重,有不少考生會背誦但不會默寫。如公平交“義”權、消費者協(xié)“費”、提請仲“栽”機構、“伸”訴、訴“送”等。
②不會根據(jù)題意作答。如第一問很多考生答“依法求償權、安全保障權”,個別把消費者六項權利都寫出來。
③關鍵詞張冠李戴。主體與動詞不搭配。如請求消費者協(xié)會“幫助”、向有關部門“提起訴訟”。
④個別考生誤答成26(2)“在消費時要注意什么”。
⑤多數(shù)考生本題第二問沒有按題意作答,把第一種維權途徑“與經(jīng)營者協(xié)商和解”寫進去了,答題不夠準確。
⑥部分考生答題缺乏條理性,沒有分點分段作答,甚至有個別考生不按設問順序作答。
(2)教學建議。
①平時教學除了落實背誦也要強化書寫,法律題的關鍵字詞要訓練,主體與動詞要一一對應。
②審題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平時練習時要多進行解題訓練。
③指導學生答題要規(guī)范、有條理,分點分段作答,避免不必要的丟分。
27.(11分)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此某班決定開展“曬家教家風,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主題班會。
A組展示了古代關于家風家訓的名言名句: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必明賢。
——《弟子規(guī)》
⑴請你概括A組所要表達的主題,并談談你對這一主題的認識。(6分)
B組“曬”出了身邊同學的家教家風:
◆爺爺常常給我講,“投桃報李”的典故。
◆媽媽從小教育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爸爸從小跟我講,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豪情。
⑵請說說你從上面家教家風中收獲了什么?(3分)
C組總結:“家風雖有不同,但充滿正能量的家風無一不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
⑶生活中,你將通過哪些具體行動傳遞優(yōu)良家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分)
27(1):平均分:4.59
(1)學生答題情況:
總體上,雖然不少學生答題思路、答題邏輯思維清晰,答題規(guī)范, 而且“我和父母”部分屬于學生較輕車熟路的知識,但得分率僅為76.5%,說明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必須剖析:
①部分學生沒有掌握“認識類”題型應該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回答,只回答了“為什么”的居多;
②部分學生答題邏輯錯誤,先回答“為什么+怎么做”,最后才回答“是什么”。
③不少學生答題不規(guī)范,把三個層次的內容緊縮一段書寫。
④部分學生從背景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回答成“中華文化”的不少。
⑤寫錯別字現(xiàn)象多,把“贍養(yǎng)”寫成“詹養(yǎng)”、“瞻養(yǎng)”、“瞻仰”等。
(2)教學建議:
①教學中注重夯實基礎,扎實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對教材重要知識點的掌握能力。
②重視平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講清、講透書本知識點。
③訓練學生結合材料分析方法,訓練不同類型題目的規(guī)范解題方法,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及答題技巧的指導。
27(2)、27(3):
(1)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對于27(2),大部分學生不能完整準確地回答出“感恩”“寬容”“愛國”三個關鍵詞,反映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有待提高。
對于27(3),本設問要求學生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要求寫出具體做法。但是由于設問過長容易給學生造成一定的誤導,許多學生理解為“你將通過哪些具體活動傳遞優(yōu)良家風”,因此相當多學生回答通過“主題班會”“詩歌比賽”“黑板報”等形式傳遞優(yōu)良家風。還有部分學生只能從一個角度作答,不能從兩個角度談具體做法。
(2)教學建議:
①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
②平時多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及文字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
③教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④建議試卷排版中,(1)、(2)、(3)小題的段前段后行間距拉大一些,以免不少學生答題失誤。
28.(9分)初中生活即將結束,小明回想三年來的美好時光,感觸頗多。以下是他分享的一些生活片段:
片段一:認真學習,積極回答問題,努力完成作業(yè)。
片段二:幫助同學解答學習上的疑惑,主動照顧生病的同學。
片段三:積極參加班級各項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
片段四:加入志愿者團隊,在馬拉松比賽期間,幫助維持秩序,清潔賽道。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
⑴小明分別承擔了哪些責任?(4分)
⑵結合實際,談談你如何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一名有責任感的人?(5分)
28(1):得分:2.88(含零)/3.73(除零)
(1)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本小題所涉考點為“少年的責任”,通過設置情境,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情境內容的解讀,與“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一一對應。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①審題不細心,答題格式不規(guī)范。本題設問是“小明分別承擔了哪些責任?”,規(guī)范的格式應是與片段的對應,一部分學生的答題雜亂無章,次序混亂,導致少得分、不得分。②題型認知有誤,部分學生誤答成“體現(xiàn)類”,答案不精煉。③語句表述不夠完整,錯別字較多。④出現(xiàn)知識記憶空白,無法作答,只能照抄材料。
(2)教學建議:
①明晰中考相關考點,加強主干知識的記憶,不留知識空白與缺漏。②加強解題能力與方法的指導,學會準確抓住 “題眼”和“關鍵詞”,把握題型與答題方向。
28(2):得分情況:本小題滿分5分,均分3.38(含零分)/3.59(不含零分)
(1)學生答題情況及問題分析:
①本題的設問清晰、嚴謹對考生思維的導向性明確,因此,絕大多數(shù)考生能夠順利扣題作答。
②造成失分的情況主要是,僅照搬復習提綱中知識點“培養(yǎng)自己的責任感”的5個要點,而沒有聯(lián)系青少年實際,丟1分。這部分考生應該平時屬于中下水平,雖考前突擊知識背誦,但審題、解題的能力欠缺,導致審題不嚴密,答題不完整。
③小部分考生誤答成了“少年的責任”的4個方面,僅得到聯(lián)系青少年實際的1分。少數(shù)學生放空白或者整體文不對題。
(2)教學建議:
①夯實基礎,牢牢抓住主干知識、基本問題落實背誦。
②提高能力,平時教學和復習中要突出審題和解題方法的指導,突出對學生思維方法的引導,通過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和答題的規(guī)范。
29.(8分)2014年12月4日,我國迎來首個“國家憲法日”,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此前一項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只有10%的普通百姓認為憲法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甚至一些國家公職人員也認為憲法遠離平常生活。
⑴結合材料,分析我國設立“國家憲法日”的原因。(6分)
⑵請你為“國家憲法日”的宣傳活動撰寫一條標語。(2分)
29(1):
本題考查學生結合材料對我國設立“國家憲法日”的原因的探析。滿分6分,考生得分為3.1左右,得分率為51.6%。
(1)學生的主要典型錯誤有:
①審題失誤,錯答成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意義。
②脫離材料作答,不懂得結合材料分析。
③知識點回答不全面,出現(xiàn)遺漏,如憲法對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這一塊,漏得比較多。
④錯別字頻出,如“根本大法”錯寫成“基本大法”;“公民權利”錯寫成“公民權力”;“國家權力”錯寫成“國家權利”等。
(2)針對存在問題的教學建議:
①引導學生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把“小課堂”與“大社會”緊密聯(lián)系起來。特別是要熟悉和理解當年熱度比較高的“時政術語”。
②加強解題訓練,學會提取有效信息,找準關鍵詞,提高審題準確率。學會根據(jù)情景,根據(jù)設問限定和指向,篩選教材的知識點,學會用所學知識解讀國際、社會發(fā)生的各種新聞大事,并進行歸納、整理、組合,形成答案,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學會結合材料分析。
③對于易錯,易混的熱點、考點要進行系統(tǒng)的辨別及區(qū)分訓練。如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憲治國等可結合各區(qū)模擬卷中的典型例題進行訓練,講解,區(qū)分,辨別,提高考生的甄別能力,提高解題的準確性。
④平時的教學中,對于易錯名詞,字,要進行充分解讀,區(qū)分,以防學生混淆。
29(2):
該題滿分2分,全市平均1.82分,答題情況較好,大多數(shù)考生能緊扣題意,關注到題眼是“宣傳標語”和“憲法”。但是部分學生仍然出現(xiàn)審題不認真的問題,只答出了關于“法律”或“權利義務”的宣傳標語。此外,還出現(xiàn)錯別字、宣傳標語所體現(xiàn)的知識點錯誤、放空白等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審題解題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審題,抓住題眼;注重對主干知識的理解和融會貫通;增強學生自信心,學會每道題都審過一遍,不要先入為主地認為自己不行、不會,盡量不放空白。
30.(11分)材料一:
材料二:
⑴結合圖10,簡述我國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放在突出戰(zhàn)略位置的意義。(5分)
⑵觀察圖11,談談北京治理霧霾的經(jīng)驗給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有益啟示。(4分)
⑶如果你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有好的建議,將通過哪些途徑表達出來?(2分)
30(1):本小題滿分5分,平均分(含零/除零):3.49分/3.95分。
(1)學生答題情況、問題分析
結合知識點(4)分的得分率較高。大部分學生能夠較為準確的回答“生態(tài)文明的意義”這一知識點,少部分同學錯誤地回答成“科學發(fā)展觀”、“科學發(fā)展道路”、“可持續(xù)發(fā)展新理念”、“生態(tài)文明的內涵”、“依法治國的意義”等。在闡述“生態(tài)文明的意義”時,大部分同學讀背準確,少部分同學寫錯別字或是詞不達意,如“福祉”寫成“遺址”等。極個別同學在答題區(qū)域內胡亂表達或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
結合材料(1分):得分率較低。相當一部分同學沒有結合材料作答;另一些同學雖然想要結合材料,但是只是簡單摘抄材料,或是把“意義”答成了“必要性”,羅列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指出為什么要進行生態(tài)文明建設,而并未回答建設生態(tài)文明有什么好處。
(2)教學建議
①夯實基礎,講透知識點,扎實落實學生的讀、背、寫。
②多進行題型指導和解題指導,避免學生答非所問。
30(2):得分1.3分左右
(1)學生答題情況:問題分析
①學生不了解題目中的“啟示”主要是從怎么做方面答,很多學生把生態(tài)文明的含義和意義作答。啟示第一小題已經(jīng)很明顯回答了生態(tài)文明的意義,這一題還是回答生態(tài)文明的意義,課件學生的答題努力比較差,同意知識點不可能在一張試卷里兩次出現(xiàn)。老師平時也沒有這方面的指導。
②學生不清楚題目中的“北京治理霧霾的經(jīng)驗”其實是指政府的做法,也就是國家的做法,所以學生沒有從國家的角度去分析,而單單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有的雖然知道是從國家的角度,但是沒有從課文中提取文字作答。
③把所給材料中的北京的做法當作答案。
④沒有結合圖11的具體內容作答,有的死記老師給的答案,不看題目作答,出現(xiàn)不亂扔垃圾等與圖11不相符的答案。
(2)教學建議
學生的審題能力和答題能力的訓練要落實在平時。訓練學生看清楚設問的條件,避免離題和少答,這題中,“觀察圖11”、“北京治理霧霾的經(jīng)驗”、“給生態(tài)文明建設”、“有益啟示”都是條件,少看一個都會影響答案。
30(3):
(1)學生答題情況、問題分析
①審題錯誤型
大部分同學由于審題不清,答成對生態(tài)文明的建議(政府、個人的做法),答得完整,但都沒答到點子上。有個別同學活用思明區(qū)質檢最后一道題,答到“打12369電話舉報”,獲得1分。
②知識點不清型
很多同學用對了知識點,但只是死記硬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用詞不準確、不規(guī)范,譬如:“給國家寫信”、“給國務院寫信”、“給最高人民檢察院寫信”、“上訪”、“電訪”、“電郵”以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反映”;還有同學直接使用大白話,譬如“拍微電影,開記者發(fā)布會”、“找記者”、“播放環(huán)保公益廣告”等,讓人哭笑不得。
③錯別字連篇型
初中生試卷上出現(xiàn)的錯別字多得讓人吃驚。譬如信訪的“訪”,“輿論”的“輿”,“反映”的“映”,“媒體”的“媒”,短短一句話出現(xiàn)了數(shù)種版本的錯別字。例如:“媒體”的媒寫成“煤、謀”,信訪寫成“信妨或信封”,反映的“映”寫成“應”。
④自暴自棄型
還有個別考生態(tài)度極為不端正,在試卷上作畫,寫一些發(fā)泄性的語句(如“有屁用”“沒有好的建議,行動”、筆、“游街”等)或是放棄作答。
⑤悲催型
有部分學生把原本回答正確的答案劃掉丟分。實在可惜。
(2)教學建議
①夯實理論基礎
②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和答題技巧的指導
③加強考生的考前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積極引導,鼓勵加鞭策,穩(wěn)定情緒。
六、教學建議
1.吃透課標、扎實基礎、切實提高能力——落實“考點”
老師應該吃透《課程標準》精神,引導學生學透教材中的基本知識要點,考核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思想品德的主干知識。只有熟練掌握主干知識,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例如,在復習道德、法律、國情知識的內容時,應引導學生對主干知識進行一個個“面”的梳理,構建知識網(wǎng)絡。
2.緊密聯(lián)系實際、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熱點”
我們的教學,必須引導學生放眼當前社會,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把“小課堂”與“大社會”緊密聯(lián)系起來。特別是要熟悉和理解當年熱度比較高的“時政術語”,學會用所學知識解讀國際、社會發(fā)生的各種新聞大事。
同時,思想品德課也是一門科學,具有比較強烈的思想性。我們的教學活動應該遵循思想品德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的規(guī)律,教學除注重當年的重熱點社會現(xiàn)象外,還應該注重設計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在情景問題面前思考、探究,在思考和探究中明白道理,形成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思維能力,學會解決問題的技巧。
3.提高課堂的人文韻味,潛移默化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尋找“人文點”
思想品德源于生活,若離開了鮮活生動的情景和文化載體將會顯得枯燥而蒼白。因此,考試命題必然需要借助這些鮮活和生動素材。教學中老師應該有意識地把思想品德教學與歷史、文化、習俗等傳統(tǒng)文化緊密結合起來。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就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以“人文”為主的強烈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4.加強針對性訓練,全面提高審題和解題能力——突出“變化點”
作為平時的教學活動。老師必須應該精選一定的代表性題型指導解題方法與步驟。通過一定量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審題和解題能力,其中,有幾個重要關節(jié)點值得高度重視和研究:
第一,在考點變化方面,要研究《考試說明》的規(guī)定,特別注意增加、刪減、調整的考點。
第二,在能力要求方面,不管是從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還是從識記、理解、運用三個層次的要求,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復習過程中準確把握——要到位,不越位,不缺位。
第三,在材料呈現(xiàn)形式方面,試題往往會以文字、漫畫、表格、圖片等形式出現(xiàn),需要考生平時加強訓練,能夠讀懂材料,學會提取信息,做到減少審題失誤,減少答題失范,學會根據(jù)情景,根據(jù)設問限定和指向,篩選教材的知識點,并進行歸納、整理、組合,形成答案,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
第四,在題型變化方面,要重點關注單項選擇題、情境判斷題、辨析題、讀圖表題、概括題、看法認識、活動探究類試題等題型,學會根據(jù)問題,多角度綜合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尤其是對于《考試說明》中所附的題型示例,一定要逐題進行分析解讀,從中領會中考命題的思路和答題要領。
關鍵詞:廈門中考
作者:小小編(非官方微信免費提供積分入學問題咨詢。)
惠民大叔家長社群開放報名:
1、一整年的升學政策同步更新,
2、一整年的插班生信息更新,
3、一整年升學政策的獨家解讀,
4、一整年幾千條的家長咨詢回復,
5、一整年無限次的升學咨詢,
6、以及不公開的信息分享等等。
繼續(xù)指導大家的做好升學規(guī)劃,帶領大家探索孩子上學的更多可能性,我們相信,這將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個社群!
了解更多關于上學報名的事,掃一掃二維碼:

- ·上一篇資訊: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2015中專
- ·下一篇資訊:2015年廈門中考地理質量分析報告








